时空大数据介绍-2

大数据 十月 28, 2019

时空大数据介绍-2

文章字数 2.2k 阅读约需 2 mins. 阅读次数 1000000

时空大数据平台

何谓时空大数据平台

​ 时空大数据平台是把各种分散的(点数据)和分割的(条数据)大数据汇聚到一个特定的平台上(时空数据或地理框架数据平台),通过数据多维融合和关联分析与数据挖掘,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,对事物做出更加快捷、更加全面、更加精准和更加有效的研判和预判,从而使之发生持续的聚合效应。

“通用时空大数据平台+”模式

  • 通用时空大数据平台:

    “大数据”之“大”就在于将各种分散的数据彼此联系,由“点”而“线”,由“线”而“面”,由“面”而“层次”,以形成更完整的覆盖面,更清楚的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未来的趋势。这就是“数聚力量”。

    包括:时空基准数据,GNSS与CORS数据,天空地海一体遥感数据,数字高程模型数据,数字正射影像数据,矢量数字地图数据,海洋测绘与海图数据,全球地名数据,时空基准数据。

  • 通用时空大数据平台+军用

    由天空地海一体传感网将数据传入大数据平台,处理过后将数据传出到一体化指挥的时空大数据平台、公共作战态势图(COP)、地理空间情报等。

    包括:战场工程数据、战场兵要数据、战场移动目标数据、战场态势数据、战场兵力数据、情报数据、战场固定基地数据等。

  • “通用时空大数据平台+”民用

    由天空地海一体传感网将数据传入大数据平台,处理后将数据传出到新型智慧城市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、政府综合决策支持系统。

    包括:人社数据、水利数据、交通数据、公安数据、人口数据、电力数据、资源数据、教育数据等。

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基本功能

  • 传感器网分类接入(实时动态)
  • 时空大数据分布式存储和管理
  • 时空数据与各部门(行业)多源异构时空大数据聚合、共享、交换
  • 时空大数据统计分析、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
  • 时空大数据可视化
  • 知识服务和辅助指挥决策
  • 时空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监控与防范

时空大数据平台构建

  • 构建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,强化公用,整合通用,开放应用

    由三个角色和四个基本操作构成:

    • 服务注册(描述/发布)
    • 服务查找(访问/定位)
    • 绑定服务
    • 调用服务
  • 构建一个通用的功能平台,通过服务化封装,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高效调用、支撑信息服务的智能化。

  • 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数据体系,通过多源异构时空大数据的融合(整合或聚合),形成一致性的数据集(全球一致、陆海一体、无缝连续),通过统计分析和挖掘,进一步提升治理体系和指挥决策的现代化水平。

    由传感网和各部门(行业)数据库接入时空大数据(中心),进行分布式存储管理,再提取数据到多源异构时空大数据融合,形成一致性数据集,再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,将数据化为知识,从而辅助决策,达到指挥决策智能化。

  • 构建一个高效运行的管理指挥体系,实现信息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,为时空大数据平台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。

  • 构建一个高效运行的管理指挥体系,实现信息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,为时空大数据平台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。

  • 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,保证时空大数据平台规范、有序、健康、安全、可持续运行。

现状:

  • 国外:地理信息标准和网络/网格(栅格网)服务的标准基本已成体系。
  • 国内:地理信息标准已基本成体系,但网络/网格服务标准基本上参照国外的,未形成自主的体系。

0%